今年是西藏自治區(qū)成立60周年。六十載奮斗櫛風沐雨,六十年雪域滄桑巨變。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西藏自治區(qū)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,“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新西藏。”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,展現(xiàn)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變化,凝聚書寫美麗西藏新篇章的力量。
——編者
大巴車從貢嘎機場駛向拉薩市區(qū),路旁一排排雪松、樟子松整齊挺立,灌溉噴頭在一個個隧道口畫出美麗的彩虹,遠處不是荒山野嶺,而是蔥郁綠峰。都說高原難見大樹,為何拉薩不一樣?
自然條件與其他高原地區(qū)并沒有不同。種樹工人次仁巴西坦言,第一次來拉薩南北山,一棵樹都沒有,看到貧瘠的土地,感到種樹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這里海拔達4000米,平均坡度60度,土層平均厚度僅有10厘米,大部分區(qū)域巖石裸露,粗砂礫含量高達60%—70%,常常要先用電鉆打碎石頭,才能換土栽植。
那不同的是什么?
科技賦能,“植”此青綠。作為高海拔植樹造林的試點,拉薩與多所科研機構深度合作。苗從何來?在實驗室中精心栽培、分海拔選種育苗,大大提高整體成活率。土從何來?客土綠化,用高質量的土壤置換山上原生的砂礫土。水從何來?南山山頂興建起10余座巨大的儲水罐,將拉薩河水引至高處,灌溉山林。向科學要答案、向科技要效益,當生態(tài)修復有了正確方法的支撐,披綠的高原則盡顯盎然生機。
因地制宜,系統(tǒng)保護。阿里地區(qū)日土縣熱角村,生長著一株有200多年樹齡的班公柳。班公柳的最大特點是抗寒、抗旱、成活率高,適合高海拔地區(qū)的綠化造林,如今越種越廣。不僅如此,拉薩河流經的仙足島、太陽島與城區(qū)一帶,建起生態(tài)廊道;革吉縣文布當桑鄉(xiāng),種了近3600畝人工草場,既解了牧民“冬草荒”難題,又給草原“減了負”;瑪旁雍錯濕地,90名管護員輪番巡邏,勸導不文明行為、呵護大美濕地……從單一植樹造林,到涵養(yǎng)流域生態(tài),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,高原綠化是立體化、系統(tǒng)性的施治過程。這是生態(tài)修復的重要經驗,也是推進工作的有效方法。
依靠群眾,惠及群眾。綠化不易,群眾是生力軍。從事造綠工作8年的米久回憶,起初沒有騾子、無人機,靠人背幼苗上山,晚上7時起送,每人來回5趟。廣大群眾的辛勤付出,換來了綠意涌動。反過來,好環(huán)境也惠及群眾。拉薩林周縣,大力保護黑頸鶴,推出觀賞拍攝路線,創(chuàng)造旅游新機遇;納木錯湖畔,牧民牽著牦牛供游客騎乘拍照,旅游旺季月收入達數(shù)千元;昌都左貢縣,將葡萄種植與酒莊建設結合,農旅融合發(fā)展蒸蒸日上……從實踐中看,越是更好保護生態(tài),越能引來游客,越能推動增收,群眾保護環(huán)境的動力也越強。這是良性循環(huán),也是內生動力。
高原綠化,雖難必行。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(tài)安全屏障,“保護好西藏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利在千秋、澤被天下”。親身走進造林綠化點,了解每棵樹的栽種過程,了解不畏艱難、定讓綠意遍山間的付出,才能明白:西藏今天的生態(tài)之美,得益于自治區(qū)人民數(shù)十年如一日的努力。當每位受訪的造綠工人挺起胸脯,自豪地說出家人對他的認可、鄰居對他的贊揚時,“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”頓時有了生動注腳。
車行駛在國道上,眼見藏羚羊、牦牛、野驢在路邊或恣意奔跑,或閑庭信步。國道旁是草地、濕地,而后是小河、湖泊,再往后是連綿青山,上面是反射著耀眼白光的雪層。此情此景,更能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: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、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”。
(作者為本報新媒體中心記者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01日 09 版)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(wǎng)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(wǎng)所有,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(wǎng)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(wǎng)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(wǎng)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www.iso3a.net
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(wǎng)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102000358號